长安。
新任九品内阁校书郎文微阑,跟随数位同僚一道从御书房中躬身退下。
终于下值了。
然而御书房中仍灯火通明。
陛下、长公主、章首辅、寒山君、韩大将军等要臣留在里头,似乎还在激烈地争论着什么。
近来,每日都议事到如此之晚。
不过也是因为天下不太平。
这些日子以来,雪灾、诡灾齐发,蔓延全国,流民四起,赈灾也成了一件要事,然而还是不可避免爆发了几场小暴乱,虽暂时镇压,却积患重重。
天下要乱了。
这件事情,在长安的朝廷上,人人皆知。
而解决之法,同样人人皆知,却没人敢开这个口,动这个手。
众人一同走下台阶,额间不知是因殿中炉火烘出的热汗,还是被沉郁气氛惊得沁出的冷汗,被夜风一吹,总算干爽几分。
恰好与端着餐盒的宫人们擦肩而过。
宫人们鱼贯进入御书房,里面的争论声才稍稍安歇。
“唉,可惜了,吃不上这口宫中的晚膳。”中书舍人李玉德略感遗憾。
“在陛回家陪我娘子吃饭。”
“是……陛下近来……”
也有人感叹,却马上被打断。
“噤声,慎言。”中书令大人张六龄沉声提醒道,“我们吃不上这口饭,也只是因为接下来的议事,我们不适宜听罢了。”
“注意自己的身份,莫要想不该想的事情。”
顿时,众人一阵默然。
文微阑没有说话,她在这一众同僚中,无论是品级、年龄还是资历,都是相差甚远,自然没有说话的份。
虽如此,诸位前辈对她虽不亲近,但也未失礼节。
至少道别之时也没落下她。
毕竟从文微阑的身家背景,还有以鸿鹄计划第一人的身份进入朝廷,虽任九品校书郎,却一来就破格入内阁,可见其未来仕途不可限量。
文微阑对此心知肚明,也只是淡淡还礼,随后加快脚步,独自朝宫门方向走去。
此时星夜初上,宫中灯火辉煌,她独自行于光影之间,心中泛起淡淡寂寥。
抬眼看向更远处的山峰,那上面神殿依旧圣洁璀璨,如同黑夜中的明珠,她却仿佛透过这光辉,看见那
其中,也有笙笙的。
这笔账,总是要还的。
她攥了攥拳,却不免牵动了因书写过多而酸痛的指节,冬日寒风一吹,更觉隐隐作痛。
轻轻揉了揉手指,不知为何,忽然想起柳笙。
若是有笙笙那样的能力,可就好了……
最是适合做笔录书记人了。
想到这里,她下意识摸向灵讯。
不知会不会收到笙笙的消息?
她又露出一丝苦笑,这样想了许多次,但也似乎只是虚妄的期盼。
自从笙笙去到长城以后,便忽然销声匿迹一般,就连小绿园连同监狱诡,都仿佛陷入了某种不可知的境地,仿佛在不同的时空,她能够感应到,却无法以此与柳笙联系。
要不是她还有种追随者的感应,知道柳笙生命无虞,早该着急了。
而今,监狱诡似又隐隐浮现于心海。
甚至,里面又添了几名罪犯。
这让文微阑很是欣喜。
这是属于两人之间独有的隐秘。
如此也能知道,彼此正奔赴在各自的道路上。
不过近来,文微阑总会不自觉心头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