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们如此行事的目的,则是为了力求在战斗开始之初就将战场打散、打乱,让那些“王牌”成员都陷入到一对一乃至一对多的混战中,无法及时统合在一起,并且让己方的实力最强者尽可能拖住包括“K”与“q”在内的所有“王牌领导者”们,从而争取到消灭那些实力尚未达到“翱翔”的“王牌”成员的机会。
只要能够解决掉那二十四名“变化”超能者,纵使还剩下的十三名“领导者”,对付起来也能够轻松不少,更何况他们也不求全歼“王牌”,能够留下三四位“领导者”本次行动就算是大获全胜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他们自身没有出现大规模伤亡,且没有“翱翔”与“纵横”牺牲的情况下。
无论对哪个国家,哪个组织来说,“翱翔”都毫无疑问是极其珍稀宝贵的人才,一旦出现牺牲者,那对整个联军,尤其是牺牲“翱翔”所属的国家来说,都是极为沉重的打击,会严重影响士气。
所以各国在展开各自的内部战术会议时,都不约而同地要求各自的“翱翔”与“纵横”们要将保命放在第一位,即便为此可能会导致数名“变化”死去,那也是值得的。
除此之外,各国“纵横”们在从各自国家出发前,还在私底下得到了一条来自他们国家最高领导者的指示,那便是他们的命是在场所有人中最重要的,在危急关头,是可以舍弃掉“翱翔”乃至他国“纵横”,来为自己争取逃命机会的。
关于这一点,各国也是心知肚明,属于我知道你知道我,你也知道我知道你,但都很默契地没有将此事揭穿,都默默地将此事藏在心里。
联合国营地的临时会议室内。
包括华夏的陈夕晨,米国的埃尔维斯·科里姆兰在内,各国的高端战力代表皆现身于此。
在得知华夏方面会让陈夕晨也跟着前来后,各国虽然多少有些惊讶,但总体还没超出他们的预料,因此反应并不大。
可在得知那个自称为“世界第一强者”,性子高傲到恨不得把鼻子翘到天上去的科里姆兰在知道撒哈拉之眼的情况后非但没有独自行动,反倒是乖乖听从米国官方的安排,跟随着大部队来到营地中后,包括华夏在内各国可就都被惊地说不出来话来了。
他们不明白,以科里姆兰那种看不起一切的性格,米国官方是怎么说服对方,让对方得以听从命令的。
直到米国方面的代表之一——“纵横”奥斯汀·沃顿主动向各国解释,是他们的总统请来了神仆才最终成功说服科里姆兰后,各国才终于释然。
神仆的名号他们都是知道的,也明白他的能力有多么诡异,既然神仆都被请动了,那么科里姆兰被“说服”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
回归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