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的确是低估了日军第39师团。
事实上,张弛低估的是日军第39师团的师团长佐佐真之助。
佐佐真之助是个从1932年就进入中国参与侵华战争的老兵,当时他只是个少佐大队长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到现在才当上了中将师团长。
这样晋升上来的军官是十分可怕的,因为他有很丰富的战场经验,可以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做出既简单又有效的决策。
此时的佐佐真之助就做了一个让张弛十分头疼的决策让师团三万余人分散在长春的各个角落防御。
参谋甚至都反对佐佐真之助的这种防御方式
中将阁下和田参谋对佐佐中将说道:敌人手里有许多重型坦克和火炮,而我们的兵力布署如此分散敌人会轻易突破的
不佐佐真之助斩钉截铁的回答:恰恰相反我们如果把部队集中起来,那才会被敌人轻易突破,因为他们拥有在火力上拥有全面优势,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在火力上压倒他们
难道把兵力分散就可以在火力上压倒他们和田参谋脸上写满了疑惑。
当然不能佐佐真之助回答:但是我们却可以隐藏分散在城市里,他们的坦克要突破我们的防线就必须辗过中国人的身体,明白吗
原来是这样和田参谋不由恍然大悟。
在这里,佐佐真之助甚至还耍了个小手段他在长春城内的布署其实早就开始了,但却直到最后一刻才把部队从城外拉进城内。
之所以这么做,是佐佐真之助敏感的察觉到中国部队在长春里有布设侦察兵这可以从中国部队一路的进攻总是能准确的掌握日军防线的薄弱点并发起进攻可以看得出来,同时也可以从闪电战的要素也可以看得出来。
佐佐真之助学习过德国的闪电战,所以他知道中国人是怎么布局的。
因此,佐佐真之助认为敌人既然要快,要充分掌握准确的情报,那么他就要想办法让敌人慢,要想办法让敌人掌握错误的情报。
于是,他一边让工兵在长春城内布设防御并在相应的防御要点屯积弹药补给,另一边却让第39师团在城外装模作样的构筑工事。
这一着的确骗过了张弛,使张弛直到最后一刻才因为发现敌人突然改变了布署而有些措手不及。
于是张弛在第一时间就召集各团团长开了一次会。
情况是这样的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张弛指着地图对围在旁边的几个团长说道:根据我们刚刚得到的情报,日军第39师团把部队收回了城内
众团长不由一愣,他们都是老兵,当然知道敌人的意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