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龙椅上的李平,只觉得气血一阵翻涌,心中恼怒不已:怎么了?还不是被你这丫头气的!
他暗暗动了动刚刚拍疼的手,强忍着疼痛,目光带着几分嗔怒射向李小依。
李平强压怒火,目光从李小依身上移开,扫视着殿下众臣,声音如洪钟般响彻大殿:“大敌当前,你们不思退敌之策,却在此争吵不休,成何体统!”众臣纷纷低下头,噤若寒蝉。
这时,四皇子李城建上前一步,拱手说道:“父皇,儿臣以为,金国狼子野心,绝不能求和。
此次他们在京城周边蠢蠢欲动,明显是想试探我朝虚实,若此时示弱,只会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
李平微微点头,又将目光投向李小依,说道:“福安,你一向聪慧,说说你的看法。”
李小依收起看戏的心态,整理了一下衣衫,落落大方地向前走了两步,说道:“回陛下,四皇子所言极是。金国向来野心勃勃,此次举动绝非偶然。
如今求和,无疑是饮鸩止渴。我们应当积极备战,鼓舞士气,让金国知道我朝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李平微微皱眉,问道:“可如今国库吃紧,兵力也并非十分充裕,这战该如何打?”
李小依心想【四皇子既已有备而来,他身旁又有五位得力帮手,想来以这六人之力,这些难题应不足以成为阻碍。】
面上不慌不忙地说道:“回禀陛下,国库虽紧,但可发动京城的富商豪绅捐资捐物。至于兵力,可在民间招募青壮,加以训练。
再者,江湖之中也不乏有识之士,若能加以引导,让他们为朝廷效力,必能壮大我军实力。”
众臣听闻,纷纷交头接耳。
有的面露赞许之色,觉得李小依所言有理;有的则面露担忧,觉得此举太过冒险。
这时,一位老臣出列,躬身说道:“陛下,郡主所言虽有道理,但招募民间青壮,恐良莠不齐,难以形成有效战力。
且江之人向来不受拘束,让他们参与战事,只怕会扰乱军心。”
李小依微微一笑,看向那老臣说道:“大人此言差矣。民间青壮虽未经训练,但只要加以时日,悉心教导,必能成为可用之兵。
至于江湖人士,可设立专门的统领之职,加以约束。而且,他们之中不乏武艺高强之人,在情报收集、突袭敌后等方面,或许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李平听后,陷入沉思。
片刻后,他目光坚定地说道:“就福安郡主所言。此事交给四皇子李城建全权负责负责。其他大臣,各司其职,筹备粮草、兵器等物资,不得有误!”众人领命。
李小依与李城建不经意间相视一眼,李小依的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