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为别人的评价内耗,你就能把精力用在刀刃上。比如马斯克被骂疯子时,依然专注造火箭。他比谁都清楚,骂声和掌声一样,都是噪音。
越不被外界评价绑架,越能在逆境中逆袭。就像苏轼被贬黄州时写《赤壁赋》,把苦难熬成诗,把讥讽踩成台阶。
宠辱不惊不是没脾气,而是情绪自由。不因掌声起舞,亦不为嘘声低头。
“老公,你再讲点具体的例子吧。”
陆君庭点点头。
“好。那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洪应明以烈火炼金喻人品之养成,以薄冰履事喻事功之建立。人性如矿石,需经苦难之火淬炼,方能去杂质、显本真。功业如涉险,须怀敬畏之心,方能避陷阱、成大器。例如,王阳明龙场悟道,在瘴疠之地历生死之劫,终悟心即理之真谛。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以笨功夫成就湘军,皆印证此理。现代人常求速成,却忽略厚积薄发之规律。唯有在逆境中坚守,在细节中谨慎,方能成就卓越。”
晓得了。
厚积薄发!好像自己也是如此呀。
诗雅默默点头并思考着。
人生没有快捷键!
要靠笨功夫呀。
总有人幻想3天瘦10斤,1个月学会编程,但现实是肌肉需要撕裂再修复才能增长,知识需要反复啃才能内化。就像竹子,前4年只长3厘米,第5年却以每天30厘米疯长。前4年的扎根,才是关键。
拒绝泡沫式努力。
有人天天打卡今天学了8小时,但实际刷手机6小时。有人朋友圈晒读完了50本书,但连书名都记不全。这种伪努力就像泡沫,一戳就破。真正的积累,是像树一样向下扎根,哪怕看不见进度条。
如何厚积?死磕基本功。
科比凌晨4点练球,不是为了发朋友圈,而是把投篮动作刻进肌肉记忆。达芬奇画了上万张鸡蛋,才画出《蒙娜丽莎》的微表情。高手的降维打击,本质是基本功的碾压。
建立复利式积累。
每天读10页书,1年就是3650页;每天背5个单词,3年就能啃下托福词汇。别小看微小进步,时间会把它变成核武器。就像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湿雪和长坡。
薄发是水到渠成的事。
别急着变现。
有人学钢琴3个月就想去酒吧驻唱,结果被顾客轰下台。有人写公众号10篇就抱怨没流量,却忘了10万+的背后是100篇废稿。积累期越难熬,爆发时越震撼。
水烧到99℃还是开水吗?不是。但再加1℃,就沸腾了。很多人放弃在99℃,却不知道成功就差那1℃的坚持。就像村上春树写《且听风吟》前,已经默默写了10年小说。
厚积薄发的本质,是用时间换空间,用笨功夫换真本事。下次想走捷径时,不妨问自己,我是在扎根,还是在挖坑?
人生这场马拉松,拼的不是谁起跑快,而是谁能跑到最后,还能笑着冲刺。
“老公,我知道了,这其实说的就是水到渠成呗。”
诗雅温柔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