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抱恙,乾王和三皇子轮流监国。
四皇子也获得了听政的资格。
乾王一派和三皇子一派,难得的居然没有随着掌权的时候,竞争白热化。
反倒是一片祥和。
只因为他们都害怕在另一个监国的时候,会不会给自己挖坑?
一心为国,全心执政,就成了两位皇子的共识。
只是,看着满面疮痍的奏报,这是他们印象中繁华盛世的国家吗?
看着不断报来的伤亡人数,这是他们以为的和平和稳定吗?
原来他们不知道的角落里,一直都有战争和伤亡。
原来他们去不到的地方,总有流离失所。
当然,这些感叹每天看着奏折的时候,总会浮上心头。
可是,当他们一放下奏折,走出华清宫,他们看到的就只有宫墙琉璃。
鞭长莫及的事情,他们无力改变。
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流民暴动这样的事情,居然会在他们监国的时间里出现了。
多处爆发,时局几乎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
义军也蜂拥而起,有打着帮助朝廷旗号,镇压百姓的。
也有顺应民心,推翻无能帝王的。
兵部尚书刘维汉大人,户部尚书耿卫平大人,吏部尚书旬克俭大人,几乎都住进了宫里。
兵部陆续收到各方驻军的告急,有人员战损,急需人员补充的。
有军需短缺,急需补给的。
有伤亡兵士抚恤的。
暴乱地区,行政官员被暴民屠杀,吏部得重新命人接任。
可是,那样的地方,派谁去?
地方都乱成一团了,派谁去,去干嘛?去送死吗?
最终,无非都归结在一个要素上,那就是钱。
有了钱,兵部就能及时妥善的对伤亡将士发放抚恤金。
又能稳定军心,还能补充军需。
有了钱,就意味着有了人,有了物。
延误一秒,城池或许就会失陷一座。
刘大人头发都抓秃了,只能眼巴巴的看着皇帝。
户部尚书直接把账册直接放到了帝王跟前,要命一条,要钱没有。
吏部则是急需武将,乱世之下,官员也得有自保能力才行。
文官去了都成了祭品。
皇帝本就不够强健的身体,在重重重压之下,明显的更虚弱了。
身负监国重任的乾王和三皇子,看着虎视眈眈等着他们下笔的大人们,他们也只是嘴唇发白,根本下不了笔。
“臣斗胆,请旨长公主监国,现在只有长公主有力挽狂澜的能力……”
户部尚书耿卫平,直接匍匐在了帝王跟前,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
至少公主手里有钱。
公主出面,最起码也能缓解当前困境。
而不是像两位皇子这样,六神无主。
其实,他们完全可以做出应对之策,只不过他们都自私。
他们就没有想过,缩减自身用度,挪出一部分费用,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他们或许到死,都不会想着,他们的吃穿用度都关乎着国计民生。
兵部尚书错愕的看着跪地请命的耿大人,他疯了。
哪有长公主监国的道理?
这把皇子们置于何地?
吏部荀大人则是麻溜跟上,直接跪地附和。
长公主手下能人辈出,他相信,若是公主监国,什么暴乱,什么流民,长公主都能掌控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