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殿下心知肚明,却故意将此名单罗列出来,怎么?是打算试探看看我是否有那实力能帮到你?”
听罢这话,顾时夜脸上非但没有一丝尴尬,相反还笑得很是坦荡:
“事关重大,我才会如此谨慎。”
果然!
一旁的任莎莎忍不住暗暗:刚才他说那话时,任莎莎就感觉他的引导性太明显,总觉得顾时夜是故意这么说的,原来还真是在试探她们。
“凌尘兄你知道的,大臣们,尤其是那些上到一定高度的大臣们其实是很奸猾的,这一点,恐怕连皇子都比不上。
此事事关重大,若非不得已,我也不愿用这种方式试探二位。
实不相瞒,这几位重臣被选出来,标准确实不像方才所说的,与太子交恶的重臣,但请凌尘兄相信我,我敢保证他们在收到罪证时定会有所行动的。”
说着,他又向两人针对名单上的重臣一一作了详细介绍和解说。
尽管名单上人数不少,要真分发出去的确需要一些时间,但两人正好需要一个好的借口在皇都活动,顺便联络联络潜入在此处的大域探子们。
联络他们倒也不是说魏凌尘就打算接手北邕密探管理事宜,而是为了给自家父皇一个交待,应付一下他老人家得了。
当然,密探潜伏此处已久,任务要做起来还能借助他们的力量,事半功倍嘛。
拿了名单,顾时夜又让亲信给两人作了易容,才让两人出门办事去了。
这一次面对的是朝廷重臣,不是皇子。
经过之前的讨论,两个人达成了一致的共识——皇子跟朝廷重臣心态上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付皇子用的手段跟朝廷重臣是不一样的。
相比皇子,朝廷重臣没有皇子们心中那种不推翻太子就会危及自身生命的危机和紧迫感,相对来说,他们更沉稳、更谨慎,也更老辣。
想要把太子的罪证送到他们手中,且确保他们会相信那罪证的真实性,使用的方法就要跟皇子的有所区别。
皇子那般,顾时夜用的方式是丢个消息出去,然后引得皇子冒险前往,朝廷重臣相对更谨慎,且因为没有性命之忧,他们压根就不会冒贸然地去危险之地寻查是否真有太子罪证。
相反,如果是在他们工作的过程中,“无意间”收集到那罪证,他们收得才会心安,当然,排除不了他们会对罪证的真实性起疑,但这并不是什么大事。
因为一旦他们对罪证的真实性起疑了,以他们的工作能力,查出罪证的真实性并不困难,因为太子那货品德不端,一查一个准,那些都是根本掩盖不住的滔天罪行。
何况朝臣中的文官,多重名声,如果被他们抓到了太子滔天的罪证,定会有口兼体正、根正苗红者甘愿冒死也要谏言,要求罢黜太子的。
如果说皇子们不敢冒头拿出罪证是因为怕他日招惹报复,那有文官在前面打头阵,性质就不一样了。
跟着他们,皇子不仅能捡到“大义灭亲”的好名声,还能借着文武百官的怒火向皇帝施压,如此一来,那罢黜太子的可能性自然就增大了许多。
介时,怕是只要遭受过太子坑害的,手里只要也有太子罪证,也会跟着一起拿出来对太子进行声讨,毕竟,周围人都有东西拿出来,自己却把那东西藏起来,若太子真被问罪了,自己拿着罪证却捂着不上交,很有可能也会跟着太子一起被问罪清算掉的。
如此一来,众力推墙,再顽固的墙也一定能推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