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的国度文明不比我大唐之前的实力差,如果不是我们在科技上面领先一步,以后说不准他们会不会强过我们。”
事实上,欧洲并没什么好东西值得大唐动心,但是李好说的对,不趁现在大唐强盛的时候把西方完全打落地狱,以后谁知道他们会不会跳到大唐头上来。一切隐藏的后患,在大唐现在有实力的情况下都必须狠狠的削弱下去,让他们永远翻不起身来,如同后世的非洲一般。
“嗯,这个方案我到时跟朝廷的大臣们谈谈。”李恪听后点了点头,李二打下的基础到了他手上来,他自然要把大唐推上一个无人能及的高度才行,这样才不会给自己后代留下一个烂摊子。
事实上李恪的几个儿子们的表现都不错,他们现在就跟在李好身边学习,李好去哪里,他们一样会跟着过去,体验各自的情况,了解各种民生。大唐的疆域那么大,以后还得他们这些王子来管理。
李好对这几个王子的教育跟别人不同,首先就得让他们知道他们是兄弟,兄弟之间要怎么相处。而不是跟那些所谓的帝师教育的东西一样,教育什么帝王之术,等大了以后六亲不认,只认自己的王位。
王位只有一个,李恪现在还年轻力壮,还没开始立太子。这也是李好的意人,收费也不高,对于这些人来说都能接受。
还有一条是从广州府出发,然后经潭州,过大江一直北上。这中间一样在大河大江上要坐船转渡。在这上面造桥的技术大唐现在还在攻坚,恐怕还要等上一段时间后才能达到那种水平。
不过现在朝廷造桥的技术已经日新月异,加上各种科技水平的大力发展,在这两地方造桥早已纳入了规划之中。到时就是天堑变通途,从此南北实现真正的通行。
燕京是北方的大城,很多往北走的商队都会在这边停留一番,歇息一下。这边跟李好后世的记忆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些年因为人口的增加,和建设技术的进步,这个大城市又扩建了了一次,整个城市的规模比以前大了两倍都不止。
比起南方的那些城市开始慢慢取消城墙,燕京这边没有,大唐收复东北和北方并没多久,这边虽然看起来很平静,但是有些东西不能不防,对于一个冷兵器时代的大城市来说,城墙就是最好的防范。
“夫子,我大唐的四大海,东海南海已经清楚,我们马上就要去北海,那西海在哪里?”李恪的小儿子李璄问道,他们现在称呼李好都是以夫子相称,谁知道李好什么心思,让自己的学生都叫自己夫子。
“西海就在安西都护府啊,不过那海不够大,所以不能作数。等我大唐取了地中海后,可以把那边设为大唐的西海。”李好听后笑着回道。
李恪的四个儿子,大儿子李仁,二儿子李玮,三儿子李琨,四儿子李璄。这四个人的表现都不错,原历史中都是在历史上留过赫赫盛名的人,不仅为官不错,做人也不错,在百姓中深有好名声。
这对于李二来说,无疑是一个小小的讽刺。原历史他选择了李治做皇帝,不仅把自己的帽子绿了,还差点把李唐葬送。而李治的后辈中,不少被小武杀了个干净,有出息的不多。
反而是被诛杀的李恪的后辈能人辈出,最后还隔江搞了一个王朝出来。在这块,李二估计死后得大呼几声“长孙误我了。”